活动预告 | 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乐器学会高校美育器乐普及教育汇报演出
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乐器学会成功承办“530科技工作者之歌”文化活动 以音乐礼赞科学家精神
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乐器学会交响乐团成功演绎"科技工作者之歌" ,匠心改编经典曲目献礼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乐器学会助力西城区科技工作者日 沛筑合奏《新大风歌》绽放传统与科技交融魅力
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乐器学会助力延庆区科技工作者日 以民乐艺术弘扬科学家精神
学会动态 | 北京乐器学会深入传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学会动态|北京乐器学会第十届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顺利召开
美育浸润 | 《中国高等院校艺术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古琴)》:传统文化与美育的双重绽放
“壮美北疆·琴韵青城”全国马头琴爱好者艺术盛典活动成功举办
“月圆京城,情系中华”——樊璟和她的朋友们琵琶专场音乐会
关于组织观看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工作者之歌”文艺汇演的通知
北京乐器学会筝乐团2024年海淀区文化馆古筝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
北京乐器学会演奏家走进园博馆,民族音乐响彻山水园林
北京乐器学会演奏家受邀参加北外欧盟访问团欢迎仪式
关于北京乐器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拟任负责人人选公示
北京乐器学会笛箫专业委员会2024理事扩大会议在杭州成功召开
北京乐器学会关于推选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通知
北京市科协党校北京乐器学会分校、北京乐器学会积极开展普法教育
北京乐器学会2024年理事扩大会议顺利召开
北京乐器学会关于参加“2024年专兼职干部能力提升暨党建工作培训班活动”的通知
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乐器学会器乐普及教育期末汇报演出
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工作者之歌”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陈韵書甥】2024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
2023年,北京乐器学会、北京声学学会将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承办“传承与变革——2023音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聚焦数字经济环境下音乐科技发展趋势,展现音乐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音乐科技是艺术与科技深度交融互通的结果,近年,随着5G+8K、人工智能、区块链、脑科学、声学等技术的发展,音乐、乐器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新兴业态不断催生,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近年来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办学条件有待改善,产教融合有待深化,服务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服务等相关工作。2019年,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成立考级中心,面向全国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人才中心考级工作以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现已获批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戏剧四个门类的考级活动,并陆续在全国30余省地市落地启动。
各区委宣传部、科协、科委、经信局,市学会、基层组织: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现决定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北京乐器学会致广大女会员的“三八节”贺信
北京乐器学会的全体妇女姐妹们:
人间最美三月天,姹紫嫣红映红颜。在这春意愈浓的日子,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在此佳节到来之际,北京乐器学会谨向全体妇女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向为学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巾帼豪情绘宏图,飒爽英姿谱华章。2022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希望广大妇女姐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坚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信仰信念,激发进取精神,不断升华爱国爱家的巾帼情怀,弘扬向善向美的巾帼风尚,永葆敢拼敢干的巾帼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投身学会发展的火热实践,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家庭中孝老爱亲、在生活中倡扬文明,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努力谱写巾帼奋进的时代新乐章!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妇女姐妹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北京乐器学会
2022年3月8日
2021年11月30日,北京乐器学会获批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专业考级承办单位资格。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文化艺术和旅游行业人才服务相关工作,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 资格。
2021年 11月 30日,北京乐器学会获批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考级中心古琴专业北京考区承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文化艺术和旅游行业人才服务相关工作,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人才中心 2018 年10 月经批准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2021 年 10 月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审批同意,新增开考音乐类(古琴)专业。
2021年12月10日,北京乐器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北京乐器学会会长刘正辉、常务副会长毕可炜;党建工作小组组长、副会长王家训;党建工作小组成员、副会长杨青、秘书长金岩及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北京乐器学会党建工作小组、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学习贯彻十九大六中全会精神。
防汛抗疫齐头进,风雨同舟谱新篇。2021年7月3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乐器学会翻开历史新篇章,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在上级单位全力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1年6月23日晚19:00,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乐器学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研究院承办,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协办的“永远跟党走”2021器乐普及教育成果汇报演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语楼成功举办。
6月11日晚,北京市科协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隆重举办众心向党,自立自强”首都科技工作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演出,700余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欣赏由北京乐器学会组织的精彩节目。
2019年11月18日,北京乐器学会表演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北京乐器学会表演艺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会长刘正辉;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常务副会长毕可炜;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舒云;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马林巴研究会会长,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王家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北京乐器学会监事长吴景馨等领导与其它单位领导及会员代表90余人出席盛会。会议由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秘书长金岩主持。
2021年7月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主题活动,迎接校庆倒计时80天。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赵刚出席活动,由副校长丁浩主持当日活动。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北京乐器学会秘书长金岩和“沛筑”复原发明人郝敬春代表学会,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80周年校庆倒计时80天活动,并在捐赠仪式上向北外捐赠中国传统乐器沛筑(zhú)。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近年来,国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而古筝作为易上手的国乐之一,相当受欢迎。本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北外古筝专业的教学情况。快跟着我去了解吧!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伴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古筝结构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战台风》等。
为总结 2020 年工作,更好研究部署 2021 年工作,进一步推进学会改革和发展,定于 2021 年 3 月 16 日(下午 14:00)在北京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召开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乐器学会2021 年理事(扩大)会议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古琴教育传习创新人才培养》筹办初衷是基于当前一线古琴教师存在巨大缺口,且对于周边历史文化对古琴的影响脉络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再传授时极大的阻碍了公众对古琴的文化认知,使古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出现困境。因此,北京乐器学会希望通过组织本次古琴教育传习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教学+实践+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普及教师,为推动古琴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2021年3月16日下午,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乐器学会2021年度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成功召开。
2020年12月16日,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乐器学会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科学技术进修学院隆重召开,北京乐器学会会长刘正辉,副会长赵寒阳、杨青、王家训,监事长吴景馨,秘书长金岩,常务理事弋金锐,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子盛,北京乐器学会表演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郑秀丽,北京乐器学会葫芦丝巴乌学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文萍,北京乐器学会音舌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晶,北京乐器学会信息教育中心主任秦蓁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乐器学会常务副会长毕可炜主持。
本期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携手北京乐器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共同开设的高校美育器乐普及通选课之竹笛课的教学情况。
竹笛,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音色高亢,明亮,低沉,粗犷,浑厚。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笛子的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是六孔笛,分为曲笛、梆笛。还有玉屏笛、八孔笛、短笛和顺笛等。笛子的代表曲目有:《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姑苏行》、《春到湘江》、《帕米尔的春天》、《幽兰逢春》等。
为了发展民族音乐,弘扬古琴艺术,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和北京乐器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合作的高校美育器乐普及通选课将古琴专业走进高校,本期小编要为大家介绍就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专业的教学情况。那快跟随小编的文字一起去了解吧!